进入2012 年,中铝西南铝企业面临诸多复杂因素。
“只有通过运营转型,才能真正解决西南铝目前存在的问题。”西南铝总经理李凤轶的话一语中的,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结合企业现状和运营转型试点阶段的经验,西南铝强力推进运营转型工作,着力转变观念,创造价值,提升效益。
变,为解决症结和难题不断去变,为实现效益最大化不断去变!
变不能为可能
叶轮切削了,不能保证出水量够用,这是动力计控中心供水车间取、送水泵站遇到的难题。“以前设计院就是这样设计的,能改吗?改了有用吗?”取、送水泵站的员工心里疑惑。为此,运营转型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请专家答疑,并一起研究整治方案。通过几个月的跟踪实施和改善,电单耗从767 千瓦时/千吨降到了710 千瓦时/千吨,下降幅度达到7%,每月节约电费4万余元。员工口服心服,技改的干劲更足了。
报废热电偶通常被作为废品处理,价值低。启动运营转型工作后,动力计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报废热电偶上动起了脑筋。他们想:能不能将报废热电偶“整治”一下重新利用起来呢?想到了就试,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确定了将报废热电偶重新利用的方法——从较长的报废热电偶上截取能利用的一段热电偶丝下来当成制作热电偶的材料,制作好的热电偶检定合格后便可当成新热电偶来用。据初步估算,仅此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6 万多元……
一个个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件件看似不能办到的事情办到了!西南铝在变不能为可能的实践中收获了运营转型的硕果。
变粗放为精细
西南铝党委书记雷正平提出:“运营转型是要我们从过去的传统管理转到现代管理,经验管理转到科学管理,粗放管理转到精细化管理,被动反应管理转到主动出击管理。”
运营转型工作的开展,使西南铝加快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的步伐。
管理较为粗放,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没有标准的工艺流程,这些都是困扰动力计控中心净化站正常运营的“老大难”问题。运营转型工作开展后,净化站员工开动脑筋,反复探讨,制定了统一的制药操作标准,并量化制药比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消毒剂和净化剂的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用水水质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冷轧厂用油气喷枪代替矫直机泵加喷嘴的喷油方式,改造拉矫机喷油系统预计全年可减少清洗油用量79 吨,预计收益60万元;44吨炉从4卷悬空装炉提到5卷悬空装炉,存放料架节能改造后平均装炉量从30 吨提高到33吨以上,单位电耗和水耗分别降低10%。熔铸厂扁熔车间设计制作叉式热电偶代替带状热电偶,解决了测温电偶一次性使用、耗电量大的问题,此项收益预计达17 万元。推广经验,西南铝强调一点一滴地改进,一点一滴地优化,消除各种损失和浪费。
以项目为载体,优化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细节,显现了管理能力的提升,西南铝在变粗放为精细的实践中一步步形成新的管理文化,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变呆板为灵活
切边量大,制约和影响着成品率。冷轧厂在对这一“痛点”进行分析诊断后,决定从两个渠道来减少切边量,提高成品率。首先,对内部拉矫工序进行改善,提出通过废边牵引装置减少切边量10毫米以上的假设。通过仔细论证和实验,他们最后证实假设成立。目前,该厂3 台拉矫分别安装了废边牵引装置,实现切边量减少10毫米以上,预计这一项目可提高该厂成品率0.5%,降本180 万元。同时,采取跨单位协同作战,联合板带公司将普料热轧毛料两次切边变为一次,实现总切边量小于30毫米,废边实行冷轧厂与板带公司共享,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双方成品率。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可降低切边废料率1.6%。
使用玻布口袋进行过滤是熔铸厂扁熔车间铸造过程中一直采取的一种过滤方式。由于操作等原因,每次都要在铸造开始100毫米以后才能放入玻布口袋,造成每块铸锭不仅增加了一定的锯切量,多用工时,还会损失1%以上的成品率。运营转型二期工作启动后,熔铸厂决定在扁熔生产线实施铸造开头取消使用玻布口袋
的实验。目前试验效果比较明显,初步预计在取消玻布口袋后,一年降成本60 万元。
是堵必疏,是弊必除,拒绝墨守成规,拒绝僵化呆滞,西南铝在变呆板为灵活的实践中赢得了一个个重要突破,实施改善优化项目140 余项,改善活动2500 余项,预计实现转型收益6600万元。
变,催生了西南铝运营转型的动力和活力。



15902269947 13682179061 13682181573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道名都物资商城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