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因其重量轻、节能、可回收等长处,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针对国外专利的ZK60镁合金在高温时力学机能较差的弱点,立异性地提出通过添加稀土钇(Y)和钆(Gd)的公道配比,通过Y和Gd较大的凝固系数与Zn的较小的凝固系数匹配按捺Zn在镁合金中的热裂,发明了高强高韧镁合金;针对高价值稀土钕(Nd)资源铺张大、本钱高的弱点,提出采用大量过剩、廉价La/Ce混合稀土、富钇混合稀土为原料,研发低本钱、耐热抗蠕变稀土镁合金,从而解决了传统镁合金强度低、耐热抗蠕变机能差的枢纽题目。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吉林省临江市东锋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锻造有限公司、扬州宏福铝合金有限公司、长春中科希美镁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高强高韧镁合金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荣获2013年吉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成果不仅显着推进了高机能镁合金基础研究的发展,也为高机能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轨道交通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该成果获授权美国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着1部;2项专利技术转让临江市东锋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项专利技术研发的耐热抗蠕变稀土镁合金材料首次应用于一汽团体460马力发念头汽缸罩盖;与扬州宏福铝合金有限公司合作申请2项专利;在长春中科希美镁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工业化,为海内外50多个单位提供高机能镁合金用于科研和产品研发。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机能镁合金,对于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进步中国汽车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晋升中国镁冶炼行业的技术水准,自主把握提高前辈镁合金材料研发的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