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要进一步同一熟悉,加强政策搀扶和引导。目前我国铝使用存量仅相称于美国的十分之一,人均存量水平就更低。截至2015年底,处于关停的电解铝产能累计350万吨/年,其中三季度减产规模占比42%,四季度减产规模占比37%、
减产的效果已经显现,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全国电解铝日均产量已经环比下降5000吨,和产量最高的6月份比拟,日均产量降幅达到5600吨。
2015年12月10日,在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召开的骨干电解铝企业座谈会上,占全国75%电解铝产能的14家参会企业承诺:不再重启已关停产能,进一步增加弹性出产规模,并承诺已建成产能至少在1年内不投运。去年以来,电解铝企业为了降低库存,纷纷实施弹性出产。
在此背景下,电解铝行业要突围解困,从供应侧来说,只能是收缩产能,通过市场化及行政手段压缩高本钱、高污染产能;通过吞并重组进步经济效益。研究显示,预计未来10年内全球市场对汽车铝板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年增长率将达到30%。与发达国家比拟,我国铝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减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给压力。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倡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切实可行的弹性出产措施自救。
传统领域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再加之新应用不断涌现,将推动中国铝消费数目及质量不断晋升。铝及其合金加工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是实现轻量化最理想的“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家电和耐用消费品等方面,远景十分广阔。他预计,今年原铝消费将增长7.2%,到“十三五”末期,中国铝消费将达到峰值4400万吨/年,并将在峰值水平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弹性出产和扩大消费左右开弓,电解铝行业走上了一条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行业进级发展的脱困之路。
去年以来,电解铝企业为了降低库存,纷纷实施弹性出产,不少企业着力推进“以铝代钢”的轻量化应用。
仅以交通用铝来说,海内外研究表明,轿车每减重10%,油耗可降低8%至10%,而16吨至20吨的载重车辆每减重1000公斤,油耗可降低6%至7%。同时,为匡助企业挣脱困境,有色协会也积极向政府有关部分建言献策,包括建议启动收储机制、加快制订引导缺乏竞争力产能退出的配套措施等。据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统计,电解铝行业2015年减产规模达到500万吨,占全部产能12%以上。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实施弹性出产既必要也可行。于是,在铜、锌、镍之后,电解铝也迈出了弹性出产这一步。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均匀用铝量达到145公斤,而我国仅为105公斤,市场空间巨大。而我国在乘用车、全铝化挂车、高铁等交通运输领域,未来可增加1000万吨的市场用铝容量,“大飞机”、轮船游艇项目的推进也给铝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只要政策推一把,就能施展“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不仅可以匡助电解铝行业加快脱困,还可以同时达到稳增长、调结构和绿色发展“三合一”的目的。
在企业抱团取暖的同时,行业协会也积极引导。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协会分析师表示,目前电解铝行业均匀含税完全本钱约1.2万元/吨,已高于当前铝价,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区,出产1吨电解铝均匀亏损额超过3500元;即使在本钱最占上风的山东地区,每吨均匀亏损额也接近1000元。